您好,欢迎访问mile米乐m6官网!

13717700268

全国咨询热线

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劳动教育mile米乐m6官网

更新时间:2023-12-11

  习强调,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勤于劳动、崇尚勤劳的精神已延续数千年。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有利于培养劳动精神,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前,学校积极从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落实课程建设等方面着手,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但在实践中家长与师生关于劳动教育的理念诉求同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之间尚存在差异。因此,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落地生根,还需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做好劳动价值观引导、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劳动育人评价优化三方面工作。

  做好劳动价值观引导。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劳动精神是前提。加强劳动教育,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劳动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来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劳动文化熏陶与劳动育人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要构建劳动精神价值体系,传承和弘扬劳动文化和劳动精神。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勤劳质朴、踏实能干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其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特殊的教育方式,是成长成才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同时,要弘扬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为内涵的劳动精神,引导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推动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坚持劳动力行原则推动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是重点。劳动是决定人本质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主体性活动的基础。开展劳动教育,除加强劳动文化的教育外,还应加强劳动实践的教育。一方面,要根据劳动实践教育目标,准确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求实创新、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慎思笃行的强大精神力量融入劳动教育中,引导学生培养敢于开拓、永不懈怠的实践意识。另一方面,围绕新时代实际需求,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要构建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构建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劳动基地,逐步建立起“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多维度密切参与的劳动实践育人体系,进一步助推学校劳动教育走深走实。

  完善劳动育人评价体系。科学统筹优质资源完善劳动育人评价体系是关键。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高质量评价要素,并将其与学校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打破依照分数定名次的旧规则和老方法,不断创新静态观察与动态评估结合的考核方式。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将大道理与小细节贯通,汇入学校劳动教育评价内容中去。要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培训,掌握劳动教育教学方法,构建高素养、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新体系,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劳动教育中,让劳动课程取得育人实效。

  (张苏强,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文理学院分中心)mile米乐m6官网mile米乐m6官网mile米乐m6官网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13717700268

返回顶部